赵祯看着眼前的舆图,在地势上,青藏高原居高临下,俯视四川盆地和河西走廊。一旦易手,外敌随时可以冲向四川天府之国,大宋的川陕四路将由原本的富庶战略大后方变为大宋的最前线。
而更要命的是,河西走廊也随时有被切断的危险,该走廊若被切断,西域将与内地失去联系,甚至很可能朝不保夕。这种威胁的存在将让大宋日夜不安,永无宁日。
历史上唐朝就是因为吐蕃的虎视眈眈和渗透侵扰,不仅剑南川蜀地区一夕数惊,而且在于西域同东扩的阿拉伯帝国的对抗中腹背受敌,直接造成了最后坦罗斯之役的惨败和最终失去了对西域的控制。
这是历史留下的惨痛教训,赵祯觉得这是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的惨剧,绝不能再在大宋的身上发生。
现在的大宋是一个急速扩张的王朝,在国内对各种资源的紧迫压力下迫使这个原本秉承华夏固守,封建的王朝不断的做出改变,不断的获取更大的疆域,也在不断的探索未来。
这是历史的必然,是文明进步的必然,当大宋停止与外交流,停止通商,停止发展的时候,这个王朝的本质便会再次回归传统的封建小农思想,同时也意味着大宋“死了”。
赵祯不会允许这种事情的发生,现在的大宋可谓是他一手缔造的王朝,完全有别于太祖太宗甚至是他父亲的大宋,眼下不断的进取才是大宋的定义,也是新大宋的力量。
要想让国家持续的发展,就要走上一条全新的道路,而现在,道路的最大绊脚石已经不是辽朝,也不是曾经的所担忧的内患,而是在西域,在大宋对外经济的道路上。
边患是历代王朝的最大问题,可吐蕃对中原的影响从未像现在一样强烈,四川天府之国,虽然直面吐蕃的威胁,但同时多山的蜀中也是一道天然屏障,再加上气候原因,吐蕃人对中原王朝的威胁并不是很大。
可现在不同了,西域在赵祯眼中是个贼,是个靠从大宋身上偷窃而获取财富的贼,而吐蕃却是个强盗,一个敢正面和大宋刚的悍匪。
赵祯觉得自己有一种吃着火锅唱着歌,突然就被麻匪给截了的感觉。
确实很不好受,但要消除这个隐患,就需要大宋培养一支能在高原上作战的军队,而这支军队却是大宋所没有的,有时候,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是迫切的。
所以他不惜挑拨天竺和吐蕃之间的关系,刺激吐蕃和角厮罗势力的对立,这些都是在为解除吐蕃之患做努力。
四川境内有不少高原之地,这是一片吐蕃和大宋之间的缓冲地带,大宋在逐渐扩张的时候势力范围已经延伸至了高原,这是一种无意识的扩,并且在成都府设立了雅州,而它也是后世雅安的所在。
很自然的,这里便成为川西咽喉,西藏门户、民族走廊,吐蕃人和会偶尔来到这里和大宋的商贾做生意,而蜀中的商贾又是大宋现在最会做生意的人。
吐蕃人也是通过贸易才逐渐发现大宋的强大,这个王朝的崛起之快,攻伐之凶猛,让吐蕃人领略到了盛唐遗风,想到盛唐就想到他们当年吐蕃王朝的荣耀…………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