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泰是个能臣,同样也是良将。尤其是自建兴初年开始独当一面,在山西、**自领军,并大破漠北后,鄂尔泰的军事才能得到了清廷的认可,眼下他可以说是除诚亲王、隆科多之外赫赫有名的将领。
当然,远在西域的郭亲王如今也是战功赫赫,可在世人看来,郭亲王虽然西进灭国无数,可那些只是小国,有些国家兵不过数千,人不过十万,这样的对手哪里能和大明相比?
至于诚亲王排在前面,那是因为他的身份不同,其实相比之下能和鄂尔泰相提并论的也只有隆科多了。当然直亲王胤禔不算在其中,由此可见鄂尔泰如今在清军中的地位。
正是因为如此,鄂尔泰的头脑清醒的很,早在耿额同他交流之时就指出目前清廷所面临的问题,同时也提出了和隆科多类似的建议。在他看来,山西此地并不是不能守,而是无法久守,就算他想尽办法使出了饮鸩止渴的手段,也仅是解一时之困而已,却无法彻底改变他面临的问题。
但鄂尔泰怎么都没料到,现在西安那边突然间来了这份圣旨,旨意中明确告诉鄂尔泰无需在山西同明军硬拼,在挡住明军进攻的同时尽早做好撤离的准备,而撤离的路线有两条,一条是向北往蒙古,随后依托草原同明军周旋,尽量以武力控制住蒙古各部为其所用,随后一路向东由蒙古入辽东。
在辽东祖地重蓄兵力,编练精军,以图后事。至于另一条路就是由山西往西,先入关中后掉转向西,进甘肃立足。至于这两条路可以同时进行,山西大军如何调遣和分派一切由鄂尔泰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此外,因为丢失山西之地,无论是撤向蒙古和关外又或者西进甘肃也代表着清廷放弃了山西一省。既然如此鄂尔泰可以在山西进行物资、人口等各方面的掠夺,尽量以其充用保证将来的反击基础。
旨意中说的清楚就算清军撤离山西,那么也必须给明军留下一个破烂而萧条的山西一切有用的人和东西能带走的就全部带走,带不走的直接毁了就是。尤其是地方的青壮、工匠等等更是重中之重只有这样把一个烂摊子留给明军,这一点既可以给朱怡成找点麻烦,也可以让清军撤离后保证未来的人力和物资资源。
这种手段让鄂尔泰惊愕不已,其实他当时朝着山西商贾下手就已经够狠心了说句实话他这么做已经突破了清军入关后的底线。要知道满清除入关初期外在之后的近百年内一直以继承前明为正统自称,口口声声喊着满汉一体,更实施所谓的仁政。
在康熙时期,还举出了什么永不加赋的口号,其目的就是为了笼络天下人心。对于山西商贾更是如此不仅给了他们皇商的地位和权利,甚至还把范毓馪竖立成标杆让其享受荣华富贵。
可这一切都是假象尤其是鄂尔泰这一次出手更是彻底打破了满清在天下人的假面具。鄂尔泰自然是清楚这点的,所以他干这事时故意拉上了耿额目的是为了分摊责任,同时也利用耿额的身份让其帮自己在建兴那边周旋一二。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