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臣一愣。
随后高处恭率先开口,放声大笑。
群臣们也笑了起来。
王曾却没笑,反而皱了皱眉头,“有什么好笑的?朝堂上有这种蛀虫,也是一些人识人不明的缘故,居然能让这种蠢货升迁到侍御史如此重位上。”
领侍御史张升听到了王曾这话,哭笑不得的出班。
“臣识人不明,还请官家降罪……”
赵祯听着群臣欢笑,心情也好了不少,淡然道:“下不为例,以后擦亮眼睛,替朕选一些贤才就行。”
领侍御史张升听到这话,如蒙大赦,赶忙施礼。
“多谢官家……”
高处恭笑呵呵的瞥向了李迪身后的吕夷简,道:“说起来,之前还有人推举此人担任驰援沙州二路兵马的监军。
得亏寇吏部慧眼识人,知道此事是草包,所以立马奏明官家,让官家更换了此人。
若是真让此人去了西域,那远在西域的将士们,可就有罪受了。”
“高枢密言之有理……”
“……”
“某些人身居高位,却有眼无珠,脑中全是浆糊,经常胡说八道。”
“……”
群臣们七嘴八舌的说着。
高处恭轻而易举的将话头引到了吕夷简身上。
群臣们又轻而易举的将话头从吕夷简身上引到了李迪身上。
李迪、吕夷简皆没有说话。
赵祯刚刚恢复的心情,瞬间又变坏了,他皱眉道:“肃静!”
满朝文武识趣的闭上嘴。
赵祯刚才随口罢了一个侍御史,可是很有杀鸡儆猴的作用的。
赵祯盯着满朝文武,沉声道:“尔等皆是国之干才,朕之肱骨,朕不愿意因为一些朝仪的事情,喝斥尔等。但国有国法,朝有朝规,朕还是希望尔等能够遵守朝仪。”
“臣等遵旨……”
满朝文武齐齐出声。
赵祯点点头,目光落在了李迪身上一脸愁容。
李迪给他惹了一个麻烦,一个大麻烦。
从李迪上书至今,不过过去了半日。
就先后有十六位已经辞仕的老臣,派人给他送了奏疏,指责李迪乃是国之奸佞,祸乱朝纲。
平心而论。
李迪奏疏上奏请的事情,每一桩,每一件都符合赵祯的心意。
赵祯初登大宝,也有雄心壮志。
特别是登上了皇位以后,深入的了解了一下自己的江山社稷以后,才明白。
眼看着繁花似锦的江山背后,隐藏着一个又一个的毒瘤。
每一个毒瘤,都足以动摇社稷。
每一个毒瘤,都在疯狂的趴在江山社稷身上吸收血液。
贪得无厌,无穷无尽。
朝廷先后裁撤了数个衙门,裁撤了数十万兵马。
省下了无数钱粮。
然而。
国库里依旧空空如也,空的能跑耗子。
每次去国库里视察的时候,赵祯都会往国库里丢一锭银子。
然后自嘲的告诉身边的陈琳。
“有耗子也挺好,至少证明朕的国库不是真的空荡荡的……朕丢一锭银子进去,你说它们会不会拿去买粮……”
耗子自然没办法用银子去买粮。
赵祯只是借此告诉所有人,国库里的耗子,也需要施舍。
耗子在国库里都活不下去。
由此可见,朝廷该有多穷。
赵祯有雄心,要做大事,自然不可能看着国库一直空下去。
李迪奏请的消除满朝文武头顶的寄禄职的奏请,深合赵祯的心意。
李迪早早的就跟赵祯通过气,赵祯也暗中找人细细算过。
不算还好。
一算之后发现,朝廷每年发给寄禄职的俸禄,远比实职多了近两倍多。
几乎朝堂上所有的官员,头顶上多多少少都会有寄禄职,多则七八个,少则也是两三个。
甚至一些身负寄禄职的官员,不用上朝,不用坐衙,不用理政,每个月还领着高额的俸禄。
所以,李迪要消减官员们头顶的寄禄职,赵祯是赞同的,举双手赞同的。
消减了官员们头顶上的寄禄职,只要大宋境内不出现什么大灾大难。
十年之内,国库可以被填满。
国库被填满的时候,封桩库大概也会被填满。
赵祯自己的内库,也会被填满。
届时。
赵祯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一切事情。
比如,用钱砸下燕云十六州。
而李迪奏请的修订律法的事情,不仅会自上而下的查处贪污,同时也会抑制土地兼并,等多处弊政。
其中有关于新商法的修订,更是能让国库被填满的时间,缩短近一倍。
对此。
赵祯也是举双手赞成。
因为修订律法,不仅能帮赵祯带来大量的钱财,同时也能帮助朝廷铲除许多已知的毒瘤。
可以说,李迪的两个提议,对朝廷有百利而无一害。
赵祯没有不赞成的道理。
可是。
反对的声音很大。
非常大。
李迪不过刚刚递上了奏疏,他还没有决定要不要采纳李迪的建议,就已经有人蠢蠢欲动的上书弹劾李迪。
甚至一些经久不历朝政的老臣,也纷纷跳出来指责李迪。
赵祯敢肯定,一旦他答应了李迪的奏请。
李迪将会被朝野上下所有官员淹没。
而他这个官家,也会遭到朝野上下的官员们弹劾。
至于朝野上下的官员们,会在私底下闹出什么幺蛾子,为难朝廷,逼迫他妥协,那就不得而知。
但赵祯可以肯定。
朝野上下的官员们闹起来,动静一定不会比上一次裁撤中原府邸的厢军们要小。
赵祯现在不知道自己是该点头,还是该摇头。
点头。
江山社稷将会陷入到动荡之中。
摇头。
坐看江山社稷继续糜烂下去。
赵祯神色复杂的看着李迪,无声的张了张嘴。
“李卿……”
犹豫了许久以后,赵祯开口呼唤李迪。
李迪踏前一步,抱着朝笏道:“臣李迪奏请官家,为充实国库,消减满朝文武身上的寄禄职。”
“朕……”
赵祯刚说了一个字。
就听李迪刚正的道:“我朝立国之初,太祖皇帝为了避免贪腐荼毒百姓,给朝野上下的官员,多次增加俸禄。太祖皇帝希望朝野上写的官员,借着朝廷的俸禄吃饱,别把手伸向百姓。
然,太祖皇帝小逊了人的私欲。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