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很简单:“未来五年内,大明将考虑建立或改建一百所孤儿院,以收养贫苦子弟。”
郑新猛地一拍大腿,激动道:“早该如此了。”
新大明建立之初,采取了严格的推恩令,进行了残酷的人口控制,只允许殷人最多生养两个孩子。
大明入关后,随着统治力量的稳固和加强,对于殷人生育没有进行较多控制,反而通过一些医疗救助,修建基础设施,促进了当地的生育。
越穷越生,它是不变的真理。
所以大明境内的孤儿也逐渐增多,若不重视,对社会稳定是一个潜在隐患。
郑新也看到了这一点,他可不会忘记自己的身份,哪怕对这些孩子十分好。
他所教的,平时所灌输的,全是让孩子们增加对大明的认同感,长大之后成为大明的坚定支持者。
郑新不知道的是,建造孤儿院,它是大明皇帝朱训樘首先提出来的,朱训樘和郑新思考的方向有些不同。
朱训樘考虑的是人力的事情。
建立的孤儿院不是简单的,用一句不恰当的话来形容,就是从小培养死士。
和西班牙战争结束后,新大明的财政逐渐好转,相信未来几十年内,如果没有什么巨大差错的话,新大明将以一个极快的速度增长。
正因为财大气粗,建立100所孤儿院,收容几万人,对于如今的新大明来说,只能算是一个小小的困难,但也可以克服。
郑新激动万分,连夜总结自己的经验,5年来的抚养,他有过一些教训和方法。
这些都是可以帮助新大明快速走上轨道。
下笔如有神。
实践出新知,有了实践,就有发言权,他一晚上没睡,写了3000字的长篇文章。
可以说凝结了他的大部分体会。
郑新喝了一口白开水,干涩的喉咙湿润了一些,揉了揉眼睛,一旁的烛油燃尽。
若是平常,他可没有这么大方。
一小碟烛油可以买两三天的食物供大家一起吃。
这次他一点都没有心疼。
精神高亢,除了手有些发酸外,没有感到一丝疲劳。
塞进信封,郑新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接下来就考虑交给谁了。”
“交给徐庭的官府,估计不会引起太大的重视,我也没有其他渠道。”
“那就当做稿件来投,只期望报刊看到这封信后,能转交一下。”
郑新的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
“咚咚咚!”
郑新抬起头来:“门没锁,进来吧!”
两名女孩走了进来,不是昨天的那两位,又换了两人。
“义父,吃饭了。”
郑新哑然一笑,没想到自己熬了一个通宵,这么一想,眼皮子才有一丝打架的感觉。
“好,这就去。”
按照往常,两名女孩会为郑新收拾床铺,今天不一样,没有什么可收拾的,所以一起去吃饭。
“食堂”是箭在左边儿的一排长屋里。
一条长长的大桌子,有许多把椅子,此时孩子们忙前忙后,有的盛稀饭,有的则盛碗。
由于郑新的工资不高,难以担负起这么多人的伙食,所以每个人的饭食都是定量的。
也幸好几个孩子大了,可以去河边儿捕一些鱼虾,或者去城外补一些猎物。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