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光刻胶记(13.6k)

一秒记住【宝书网】 lzbao,更新快,无弹窗!

突破瓶颈启新天,光辉照耀百业先。

技术革新成伟业,市场争霸战风前。

并购布局谋大计,资本争锋势如箭。

巨头对垒笑声寒,星联雄图大势现。

-----------------

星联材料的办公室里,杨宁远正坐在他那堆满了各种数据表格和报告的桌子前,眼睛微眯,专注地盯着电脑屏幕。

桌上有一杯刚泡好的咖啡,冒着热气,整齐地放在一侧,仿佛在为这个忙碌的科研大脑提供持续的动力。

这段时间,他的日程简直被高k材料占据了每一分钟的时间。

为了满足下一代半导体技术的需求,杨宁远和他的团队,正在全力以赴进行高k材料介电性能的优化。

对于他来说,这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挑战,更是个人的事业使命。

“杨总,这一组实验数据还需要再验证一下,您看......”

一个穿着白色实验室大褂的年轻研究员走进来,手里拿着一叠数据报告,声音里带着些许犹豫。

杨宁远轻轻叹了口气,伸手接过数据,翻了翻,点了点头:“再验证一遍,特别是这个部分。”

他指着报告上的一列数据,眼神深邃:“介电常数的稳定性,必须保证在这个范围内,不能有任何波动。否则,工艺路线就要重新设计了。”

年轻研究员点头:“明白了,杨总,我们会加快进度。”

“嗯,效率是有了,质量呢?“杨宁远用一种调侃的语气回应道,“你们的技术细节要跟上,不能只看眼前的数字。“

年轻人略微愣了一下,随即会心一笑:“明白,杨总,质量第一。”

杨宁远看着这位年轻研究员离开,目光又重新落回屏幕上,输入几行命令,查看着实验数据的趋势。

这个项目从一开始就没有什么简单的答案,光是高k材料的介电性能优化,就已经挑战了现有的技术边界。

他的目标,是把这个材料的介电常数和损耗因子,调整到一个理想的平衡点,使其不仅能够满足现有工艺要求,还能提前适应10nm及以下节点的制造需求。

对于杨宁远来说,这样的挑战并非第一次。

毕竟,作为星联材料部的CTO,他从不惧怕挑战,更重要的是,他乐此不疲。

可是,经过了几个月的研究和实验,杨宁远依旧觉得进展缓慢。

每一项技术突破都犹如在薄冰上跳舞,必须小心翼翼。每当他觉得自己离目标近了些,又有新的难题从各个方向冒了出来。

“这玩意儿怎么这么难搞......”杨宁远不禁轻声抱怨,伸手揉了揉太阳穴,微微侧头,望向窗外。

窗外是城市的繁华景象,高楼林立,街道上车水马龙,生活的一切都显得那么充实,仿佛在提醒他,这个城市的速度永远不允许人停下。

“杨总,又是要加班到深夜吗?”一声轻松的声音打破了他的小小烦躁。

杨宁远回过头,看见方东河站在门口,手里还拿着一瓶水。

他笑着走进来,随手关上门,“你这天天就是对着这些实验数据,真不觉得累吗?”

杨宁远笑了笑:“累?这种事,谁能不累呢。我们不是在做常规的技术工作,咱们可是得做点‘超常规’的活儿。”

方东河摇头:“你真是疯了,一直在研究这些高k材料,万一真有一天,光刻胶材料的问题,比高k更能让你发现‘新大陆’怎么办?”

杨宁远的眉毛挑了挑,目光变得深邃。

“你知道的,十几年的经验告诉我,突破总是在不经意间发生。我从没觉得做高k材料是唯一要做的,咱们材料这一块,像光刻胶那种‘小事’,也许哪天突然就有灵感。”

方东河无奈地笑了笑:“就你那股钻研劲儿,真能想出新花样。”

“哪能,不是新花样,是新突破。”杨宁远拿起桌上的咖啡,轻轻啜了一口,神情变得稍显严肃,“但现在,我得解决这个‘小事’才行。”

方东河顿时不再调侃,转而走到桌旁坐下。

“你还没解决的那个‘小事’,听起来像是个天文数字的挑战。高k、光刻胶,这些都像是你玩得起的,谁能想到,那个‘小事’居然是你脑袋里的一场大风暴。”

“风暴?”杨宁远意味深长地笑了笑,“倒是挺形象的,确实是个风暴,只不过,我希望这场风暴能带来一个新的机遇。”

两人相视而笑,但也没有再多说。

杨宁远的工作并非全无进展,每一天的数据优化、工艺调整,都在向着理想的方向前进。

可是,站在这座城市的风口浪尖上,他的目标远不止这些平凡的改进。

然而,就在杨宁远继续埋头于数据分析和实验方案的推演时,他忽然感到一股不速之客的灵感悄然降临。

就在他点开下一个数据表格时,目光不经意扫过其中一组与光刻胶材料相关的实验数据。

那一瞬间,他的思维突然被牵引到了另一个层面——光刻胶材料,正如他之前思考过的那样,曾经在某个会议上讨论过的问题,早已成为他科研路上的另一道难题。

杨宁远愣了一下,随即眼神渐渐变得锐利,脑海里迅速浮现出一个新的思路——如果高k材料的优化思路,能运用到光刻胶材料的研究中,能否突破目前的技术瓶颈?

“光刻胶、分辨率、缺陷率、化学稳定性......”他低声念叨着,眼神中闪烁着久违的光芒。

“杨总,您没事吧?”方东河看着杨宁远突然陷入沉思,忍不住问道。

杨宁远一愣,回过神来,冲他露出一丝微笑:“我可能发现了点新东西。”

“新东西?”方东河打趣道,“别又是你在跟自己过不去,光刻胶这种事,真有那么简单吗?”

杨宁远一脸自信:“不简单,甚至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复杂。但......如果这个突破成了,咱们就能直接跳过一个技术节点。”

“我明白了,”方东河顿时兴奋了,“这可是大新闻,得赶紧解决!”

杨宁远望着电脑屏幕,眼神逐渐坚定:“是时候该动手了。”

杨宁远的思绪像是被按下了快进键,他几乎可以感觉到那股灵感,从他脑袋里蹦出来的瞬间,仿佛直接击中了某个关键点。

眼前的光刻胶材料,原本是他所有实验数据中的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落,今天却突然变得无比重要,像是一颗藏在沙滩里的珍珠,终于被他从浩瀚的科研海洋中找了出来。

“光刻胶,光刻胶......”他低声重复着这两个字,仿佛在让自己清楚地听见它在脑海里回响。

说起来,这个材料的优化,其实早已成为半导体行业的“老大难”问题。

特别是在向10nm节点逼近的过程中,光刻胶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保证更高的分辨率,分辨率就像画布上的细线,越细越好;更要尽量降低缺陷率,那些小小的微观缺陷可是能致命的;更重要的是,要具备更强的化学稳定性,确保在极为复杂的工艺中不出差错。

“嗯...这就是挑战。”杨宁远喃喃自语,突然眼睛一亮,仿佛想到了什么。

他把手指按在鼠标上,开始翻阅光刻胶的相关文献。

此刻,他的思绪已经完全跳出了高k材料的世界,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光刻胶,分辨率,缺陷率,化学稳定性,这些关键词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他从未想过的可能性。

方东河站在一旁,随便拿起桌上的文件,翻着看,却始终注意着杨宁远的反应:“你就这么突然想到的?”

他挑了挑眉,显然对杨宁远的“灵感爆发”感到有些好奇。

杨宁远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翻了翻屏幕上的数据,然后皱了皱眉头:“这个光刻胶的项目,一直在困扰我们。其实,问题就在于,它和高k材料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需要超高精度的分子结构调整。”

他顿了顿,指着屏幕上的一组数据,继续说道:“这几组数据让我意识到,光刻胶的化学稳定性和分辨率的提高,或许能从材料的微观结构入手。”

“就像高k材料的优化一样,找到适合的配方,找到正确的元素组合,能显著提升性能。”

方东河听着,心里逐渐明白了杨宁远的思路:“你是说,用高k材料的优化经验,来解决光刻胶的优化?”

“没错。”杨宁远眼神闪烁,显得有些兴奋,“在高k材料中,介电性能的提升是靠调节材料中的元素比例,控制其微观结构的形态。”

“我现在在想,光刻胶的分辨率提高,应该也能通过这种方式,调整其分子结构,或者说调整它的分子聚集状态。”

方东河点了点头,眼神渐渐变得专注:“嗯,这个思路倒是挺新颖的,但要成功可不容易。你得从原材料的分子结构开始,逐步推演,最后能在光刻过程的每一步都维持高精度,还要保证材料的稳定性。”

杨宁远自信一笑:“没错,复杂是复杂,但我想,如果能突破这一步,光刻胶的性能就能大幅提升。而且,这不只是一个小小的突破,这可能会直接改变整个半导体工艺链条的走向!”

方东河沉默片刻,仿佛在评估这个思路的可行性,随即他笑了笑:“那你准备怎么开始?”

杨宁远瞥了一眼方东河,指着桌上的一堆资料,“准备?”他一脸得意,“我不需要准备。我已经开始了。”

方东河愣了愣,见杨宁远已经把数据完全调出来,开始进行新的实验数据推演,不禁有些佩服:“行啊,杨总,这可真是毫不拖泥带水。”

“科研嘛,不就是这样。”杨宁远一边调整着计算机上的数据,一边笑着说道,“不过,今天不是我们的关键时刻。我得先弄清楚光刻胶的基本成分,再根据现有的理论分析,找到一个突破口。”

方东河点了点头,走到旁边,拿起一瓶水,轻松地说道:“那我就不打扰你了,反正你做科研一向是‘独步江湖’,我也只能是个‘围观群众’。”

“围观群众?”杨宁远轻笑一声,“你作为星联集团的CTO,可别太谦虚。”

杨宁远没有再说话,专心开始了新的计算和模拟。

这一切对他来说,已经不只是技术问题,而是科学探索的挑战,是对他能力和经验的真正考验。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几个小时,杨宁远几乎没有抬头。

即便是方东河也被这紧张的氛围感染,沉默地坐在一旁,偶尔翻看文件,偶尔盯着杨宁远的操作,心里对这个思路越来越感兴趣。

“杨总,你说的‘分子结构’的调整,具体该怎么做?”方东河终于忍不住问道。

“你看,”杨宁远示意方东河走过来,他指着屏幕上的一个分子模型,“光刻胶的核心问题,是它在曝光过程中如何保持形态和结构。”

“要想提高分辨率,必须从分子层面开始,通过调整化学组成,改变分子之间的结合方式,来提升它在曝光过程中的稳定性。”

方东河看着模型上的分子结构,眉头一挑:“这样啊,光刻胶的稳定性和分辨率的关系,居然这么直接?”

“是的,”杨宁远点了点头,“现在的光刻胶,大多依赖某些特定的化学成分来提高其分辨率,但这些成分在实际应用中,常常会因为光照强度和环境因素的变化,而产生不稳定性。”

“我的目标,是通过精准控制分子结构中的化学键合方式,让这些成分能够在整个曝光过程中保持高度稳定,同时提高其分辨率。”

方东河轻轻拍了拍自己的脑袋:“你这么一说,真是豁然开朗。看得出来,你对这玩意儿的理解可比我深得多。”

杨宁远微微一笑:“深刻理解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剩下的就是通过实验验证了。”

“那行,”方东河说着,站起身,“我去让实验室准备一下,毕竟光刻胶的这些实验,我们可得小心谨慎。”

杨宁远点了点头,目光再次回到计算机屏幕上,仿佛已经完全进入了自己的研究世界。

此刻,他的心情像极了一个即将起航的航海者,面对未知的大海,心中充满了无限的可能。

“嗯,光刻胶,这一波,必须赢!”杨宁远心中默念,嘴角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

杨宁远这几天的状态,简直可以用“废寝忘食”来形容。

那些几乎被忽略的光刻胶材料,已经彻底占据了他所有的思维。

日以继夜的实验、数据分析,他几乎要与电脑屏幕融为一体了。

而这,才只是开始。

“光刻胶...光刻胶...”他轻声念着,眼睛紧紧盯着显示屏,仿佛要从中看到未来半导体的崭新曙光。

“如果真的能提高分辨率,减少缺陷率,并且增加化学稳定性,那我们就不再是跟着摩尔定律跑了。我们自己可以创造新的技术门槛。”杨宁远像是突然发现了某种可能,眼神闪烁,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敲打。

方东河此时正在旁边整理一些资料,忽然抬头看向杨宁远:“喂,你现在不是在看什么数据,真是这么重要吗?”

杨宁远没有抬头,声音充满了坚定:“重要!这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难题,还是一次可能改变整个行业格局的机会。你想想看,光刻胶是芯片制造中的核心材料之一,而我们现在遇到的挑战就是分辨率的极限。”

方东河皱了皱眉:“你说的分辨率的极限,是什么意思?”

“很简单,”杨宁远终于停下手中的动作,转过头来,开始解释,“光刻胶的分辨率决定了芯片的最小制程尺寸。”

“想象一下,如果我们把现在的分辨率再往下推进一个节点,10nm、甚至更小的尺寸都可以用这些材料来实现,那么技术进步就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游戏,而是一次质的飞跃。”

方东河听着,似乎有点理解杨宁远的意思:“那你的意思是...我们如果能够成功突破这一点,不仅能提升现有的技术,还能直接影响未来芯片的整个发展?”

“没错!”杨宁远的眼中闪过一丝热情,“我们就像是给行业注入了一剂强心针。谁能率先突破这一点,谁就能抢占先机,获得未来的技术主导权。”

方东河沉默了几秒,忽然笑了笑:“你倒是挺能激励人的,感觉你不是真的在做实验,而是在给我们做市场推广。”

杨宁远也忍不住笑了:“我可不敢这么大言不惭。说实话,我现在真的很激动,虽然挑战很大,但越是这种挑战,越能激发我的兴趣。”

他说完,拍了拍身旁的笔记本,“这份计划,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框架。我想,接下来的实验结果一定会给我们带来惊喜。”

此时,实验室门外传来了轻微的敲门声。

方东河抬头一看,发现是星联材料的副总工程师周晓峰。

“杨总,方总,实验室那边准备好了,我已经安排好了所需的设备和材料,您这边什么时候开始实验?”周晓峰看起来有些迫不及待,显然他对这个突破也充满了期待。

杨宁远站起身,整理了下实验室里的资料:“可以开始了。今天,我们要验证一下我们新的思路。突破光刻胶的分辨率极限,或许从微观结构调整入手,能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

方东河笑了笑,拍了拍周晓峰的肩膀:“行,那就赶紧开始吧,别让杨总等太久。”

实验室内的气氛瞬间变得紧张而专注。

几名科研人员迅速进入状态,开始按照杨宁远提供的框架展开工作。

不同于以前那些繁琐的调整和试验,这次他们的目标明确,步骤清晰。每个人都充满了干劲,好像整个实验室都被杨宁远那股充沛的热情所感染。

时间缓缓流逝。

杨宁远和方东河在实验室的一角来回走动,不时交流一些细节问题,偶尔翻阅一下实验数据。

随着时间的推移,实验数据一组接一组地呈现出来,但却没有一组是完全理想的。

分辨率有所提高,但依然不能满足理想中的精准度;稳定性有所增加,但还是不能在高负荷下保持一致。

“哎,看来还是有些地方没调到位。”杨宁远看着实验数据,皱了皱眉头,显然对目前的结果有些失望。

方东河走过去,拍拍杨宁远的肩膀:“别急,科研本来就这样,挑战越大,成功的概率反而越低。但只要你坚持,这个突破一定是可以实现的。”

杨宁远深吸一口气,站在实验台前沉思了一会儿:“方总,你说的对,成功确实需要时间。只是这次的挑战有点出乎我的预料,原本以为能一下就突破。”

“突破本来就不是一蹴而就的。”方东河微笑着安慰道。

“咱们星联一直追求的就是长期积累,不是依赖一时的灵感。你看,这次我们虽然遇到了一些难题,但从根本上,已经比很多竞争对手走得更远。”

“好吧,看来我得再调整一下实验策略。”杨宁远摸了摸下巴,似乎在思考着新的方案。

突然,他的眼睛一亮:“不对,不能只看分辨率的提升,化学稳定性和缺陷率的控制同样至关重要。”

他转过头来,目光坚定,“这不仅仅是分辨率的问题,还得重新审视光刻胶在高压下的分子间化学反应。”

方东河立刻反应过来:“你是说,稳定性和分辨率之间,有可能存在一个微妙的平衡点?”

“正是!”杨宁远点头,“这就像高k材料一样,我们不能只顾着一个方面的突破,必须综合考虑所有因素,找到那个最适合的平衡点。”

方东河看着杨宁远,又有些感叹:“你这思路转得真快,比我还快。”

他笑了笑,拍了拍杨宁远的肩膀:“看来今天晚上,又得继续熬夜了。”

“这才刚刚开始。”杨宁远自信地笑了,“如果我们能突破这个瓶颈,不仅仅是材料的提升,整个半导体产业链都会受到巨大的影响。我们可得全力以赴,别让机会溜走!”

随着杨宁远的决心越来越坚定,实验室内的气氛也越来越紧张。

大家都知道,接下来的实验将是决定性的时刻。

每一组数据,每一个微小的变化,都会影响最终的成果。

时间仿佛在此刻变得极为缓慢,实验人员们在杨宁远的指导下,反复测试、调整,精确到每一个细节。

此时,杨宁远和方东河早已不再关注外界的喧嚣,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这场科研的马拉松中。

最终,经过数个小时的调整和实验,数据终于开始呈现出一个让所有人都眼前一亮的结果——光刻胶的分辨率显著提升,缺陷率大幅降低,而化学稳定性在高负荷下的表现也远超预期。

“成功了!”杨宁远激动地大喊一声,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方东河从旁边走过来,轻轻拍了拍他的背:“说吧,接下来,你要怎么庆祝这个突破?”

杨宁远一脸自信:“庆祝?等这项技术应用到实际中,全球半导体行业的庆祝,会接踵而至。”

方东河笑了笑,眼中满是赞许:“行,那就等着,咱们的技术,迟早会改变世界。”

随着数据的逐步确认,杨宁远的灵感终于得到了验证。

而这,不仅仅是一个技术突破,更是星联集团再次站在技术前沿的开始。

经过那一场彻夜的“攻坚战”,杨宁远的实验,终于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这不仅仅是一次技术的提升,更像是一次蓄势待发的火箭发射,刚刚点燃的火花就已开始汹涌澎湃。

站在这座技术的高地上,杨宁远的心情比任何时候都要激动。

“这个数据,简直跟从天而降的礼物一样。”他看着面前的大屏幕,屏幕上显示着最新的实验结果——光刻胶的分辨率提高了30%,缺陷率降低了50%,化学稳定性提升了45%。

这一切,几乎是质的飞跃。

方东河坐在旁边,喝了口咖啡,淡定地看着实验结果,表情有些复杂:“这数据,简直堪称逆天。”

他摸了摸下巴,嘴角微微上扬:“这可真是一项颠覆性的技术。”

“你现在才意识到?”杨宁远笑得像个孩子,“我就知道,这不是空想。这是基于我们所有积累的前沿技术,终于有了实质性的突破。”

方东河点了点头:“你说得对。这个突破,不光是为星联带来一项领先的技术,更是为整个行业开辟了新的方向。看样子,我们的光刻胶材料,真的能达到10nm节点。”

杨宁远得意洋洋,双手一摊:“那是当然!想当初我就说过,我们一定能找到办法!”

“其实,我一直觉得,光刻胶只是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小细节,真正的挑战,始终是如何让这些微小的材料在巨大的压力下依然保持稳定。这次,终于找到了解决方案。”

从1990年开始重塑未来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