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是美国骗了你:解密文化传染与疾病殖

一秒记住【宝书网】 lzbao,更新快,无弹窗!

抑郁症是美国骗了你:解密文化传染与疾病殖民的抑郁症全球大营销

抑郁症在全球范围内流行,其背后是资本推动下的概念传播和文化暗示。中国抑郁症的流行与西方文化的影响和资本的运作密切相关。中国抑郁症的历史与现状:中国古代对抑郁症的认知和治疗早于古希腊,但近现代对抑郁症的研究相对较少。20世纪90年代后,抑郁症在中国迅速流行。西方疾病殖民的阴谋:西方通过概念传播和文化暗示,将抑郁症等心理疾病推广到全球,其中日本和中国是主要目标。资本与抑郁症治疗:抗抑郁药物的推广背后是资本的运作,其疗效在很大程度上基于未经证实的假说。抑郁症的文化传染:抑郁症在中国的流行与文化传染密切相关,过多的概念化、社会性心理暗示和无知者的宣传导致许多人跳入资本圈定的“症状池”。

AI总结

由头条智能技术生成

由于不满足相关资质,平台禁止谈抑郁,无奈得遵守平台规则。不过证书只代表资质,资质不等于资格,今天我不从疾病角度谈,我从文化角度谈就无关资质了。

一篇文章让你全面了解为什么现在抑郁症泛滥成灾?资本是如何凭借丰富的想象力在全球范围推广了“抑郁”的概念。

?中国是第一个认识抑郁症的国家

一直以来西方均以古希腊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的“黑胆汁”学说作为人类认识抑郁症的开端,称希波克拉底是第一个认识抑郁症的人。这有点荒谬,希波克拉底生活在公元前5-4世纪(前460-前370),比黄帝(前2717-前2599)晚了2000多年。而《黄帝内经》血气形志篇明确记载有抑郁症的表现和治疗方式:形乐志苦,病生于脉,治之以灸刺。

形乐志苦——身体很舒服还没什么毛病,但是精神痛苦,意志消沉。这不正是抑郁症的初期阶段吗?

病生于脉,治之以灸刺——病生于经脉,可以针刺和艾灸治疗。

也就说,我国对抑郁的认知和治疗早于古希腊2000多年。除此之外,关于情绪致病的理论和治疗方法在《黄帝内经》中还有很多,如: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等。

反倒是“黑胆汁”等体液学说中的“放血治疗”疑似有中医“刺络”的理论痕迹。

总之,《黄帝内经》诸多情绪致病的记载,充分证明中国才是第一个认识抑郁症的国家。之所以后世对抑郁症疏于研究,概因此病在我国相对较为罕见。

?西方疾病殖民的阴谋

先从日本说起,根据日本学者中北顺子的研究,1859年疟疾的大爆发,让一直接受中国文化的日本的医学观从传统的“养生”转到了“卫生”,开始学习德国的医学技术,欧洲文化热在日本兴起,“神经衰弱”这一概念被适时引进了,并且被宣扬为一种“精英疾病”,从1902年一篇日本知识分子杂志发表的文章标题就能看出来——《神经衰弱:经营者、作家、官员和学生必读》。由于“精英”概念的植入,“神经衰弱”很快被接受并升级为“偶像崇拜”,以患此病为荣。这可以说是创作日本精神故事的伏笔。后来用同样的“精英概念”让日本接受了“抑郁型人格”的心理病征。直到二战后,现代“抑郁症”的西方理论模型开始轮廓清晰起来,上世纪90年代之后“抑郁症”被引入了日本。

再从香港说起,作为另一种心理疾病的厌食症,1985年美国专家称“美国之外无厌食症”,后来殖入日本和韩国的时候,中国人对厌食症还闻所未闻。中国第一个病例被概念之后,厌食症开始陆续增多。香港厌食症专家李诚医生把香港厌食症泛滥现象归结为:都是“我也是”型的病人。何意?那就有必要再提一下“症状池”的概念:美国着名作家与心理学家爱德华·肖特说:任何历史时刻的人类,若要表达他们心理上的苦难,都只有有限的一些症状“可供选择”,这个状况称为一个“症状池”。

病人们在无意识地努力创造症状,以配合当下的医学诊断,这就是文化以难以察觉的方式塑造人类在无意识中跟随大量的文化暗示——病人们完全意识不到这一点。

李诚医生的“我也是”其实就是与症状池理论相吻合,人类潜意识被概念引导而已。

?我国的抑郁症简史

虽然我们古人早就认识了抑郁症的存在,但是因为古代我国病例罕见,所以近现代中医没有做什么研究,拱手把这一概念让给了古希腊。

根据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白洁可医生记录,民国之初美国曾试图在中国搞抑郁症营销,在《大公报》、《申报》等大肆宣传,并有某些文人用作品支持跟进,尽管如此,但是当时的人文环境还没有满足普遍“西化崇拜”的条件,西医的理论和药品差点被强大的中医同化,未能成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世纪90年代抑郁症登录日本后,离中国也就不远了,随着西学概念化的增多,2000年前后中国民众终于有了对抑郁概念的认知并神速普及。当然概念的背后自然是资本的紧密跟随。

至今西医药是抑郁症治疗的主流,而这些主流的理论根据全部来源于“假说”,如单胺和神经-内分泌假说,那么就说说这个“单胺假说”

?单胺假说与SSIRs

抑郁症是由于5-羟色胺缺乏引起,这一观念最早是由乔治·阿什克罗夫特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因科学进步经过精密仪器对病例检测及研究发现这个假说根本不成立,阿什克罗夫特自己在1970年就放弃了这一研究。美国《临床精神医学教科书》则明确描述为“尚无更多案例证实,单胺类分泌不足假说”。

在这个单胺假说之下诞生了至今仍被临床广泛使用的SSRIs系列药物(大概五六种),这些药物被证实“不但不能让一个病人的大脑化学重归平衡,还会广谱性地改变大脑化学物质”。

既然如此,为什么这些药物还是抗抑郁药品的主流呢?用美国着名记者、作家伊森·沃特斯的话说:那就是它背后的市场推广……一旦这种行径得到了默许,这些制药公司发现自己不但能控制什么样的信息被发表出来,而且还能有力量决定捧红哪位学者成为该领域的学术明星。

那么我们再看看日本的情况。即使有美国药企们的“经纪人”——美国药物研发与制造商协会的公关运作,即使有最初的“枪手”和后来的“学术明星”撰写推捧的“科技文章”,即使常常买下报纸的整版做宣传,即使有了一个日本着名演员的配合,并且1990年代初抓住了一个青年自杀的机会炒作,也没有放过1995年神户大地震的灾后“心理重建”……但是,SSIRs在日本一直未被接收,原因是日本临床试验证明其“没有显示出积极的疗效”。

不甘心的制药公司一边骂日本的试验太劣等,一边继续想方设法做推销的时候,2001年,被一篇来自“该领域最有影响力的期刊”——《美国儿童与青少年精神病学杂志》的论文无情打脸。该论文由十几位业界权威学者创作发表,他们从1994年到1997年做了一个实验,就是《帕罗西汀治疗青少年抑郁症的有效性:一个随机对照实验》,是“双盲随机实验”,即把真药和安慰剂(假药)随机发给300名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研究者和被研究者都不知道谁拿到了什么药,实验结果是“病人的总体耐受良好,且对治疗青少年抑郁发作有效”。

真药假药都同样有效,可见到底是什么有效!

?我国抑郁泛滥的原因分析

根据抑郁症在我国的飙升速度,已经颇具“传染病”性质,加上对我以上行文的理解,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抑郁症来源于文化传染——过多的概念化、社会性心理暗示、无知者及跟屁虫“专家”的宣传,太多人在“我也是”的潜意识引导下跳入了资本圈定的“症状池”,成为了“我真是”。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