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卓见此,心中暗暗对颜真卿说了声不好意思,但同时也是有些窃喜。
不过,表面上,陆卓还是装着一副愧不敢当的样子,连声推辞。
斛律光却是越看陆卓越喜欢,他还特意问了问陆义,确认陆卓明年二月才满四岁之后,更是喜欢。
他还要前往并州各地查看秋收情况,也没久留,倒是让随从取了十两金子,赠予陆卓,并鼓励他继续努力,好好读书,多创作一些诗句出来。
离走前,又考问了陆卓一些兵书上的问题,陆卓不假思索,对答如流。
斛律光伸手抚摸他的脑袋,笑着说道:“兵书上说的道理都是死道理,关键是要学会灵活运用。”
说完,他便带着随从与众人辞别,往其他地方巡视。陆义带着陆卓送出三里地才返回文会这里。
随后,向陆卓求字的人不少,陆卓也不推辞,有求必应,一一满足。
这些文人、名士,有斛律光赠予陆卓十两金子的珠玉在前,倒也不好失礼,每人多多少少都赠予陆卓三两、五两银子。
等文会散后,陆卓一上午,竟然净入十两金子,二百多两银子。
这时期,由于北齐的货币混乱,不但发行有多个版本的五铢钱,魏孝文帝在位时开始,还允许民间私铸钱币。各种劣质的五铢钱比比皆是。因而,民间交易,多用绢布、银两结算。
因而,这十两金子和两百多两银子的价值倒也不小。
吕刚最烦文人天天舞文弄墨,今天一文会,明天一诗会的。因此,今日在小吕庄家门口的文会,他也是懒得理会。
不过,当文会散后,听到自家小外孙小半个上午便净得十两金子,二百多两银子,吕刚立即笑得见牙不见眼,对陆卓好一通夸奖!
尤其是听说陆卓还创了陆体字,又创作了两首好诗,更是开心。他立即便让人把厨娘找来,让其晚饭多炖些肉犒劳犒劳陆卓。
第二天上午,陆卓一家刚刚吃过早饭,两名昨日见过的斛律光的随从便送来了一个一尺大小的红绸包袱。
两名斛律光的随从告诉陆卓,这是斛律丞相专门交待过,一定要接手交给他的。
陆卓连忙双手捧了过来,并对两人连声道谢。
陆义倒是机灵,立即便取了二两银子,塞到其中一人手中,借口说是请他们两人吃酒的酒钱,让他们回晋阳城后再买些酒吃。
一番推让之后,两位斛律光的随从还是顺水推舟的收下了二两银钱,欢欢喜喜的回去复命。
陆卓一看,发觉自己今世的父亲还不是迂腐到不知变通之人,相反,有时还相当世故。
陆卓回到父亲书房之后,打开红绸包袱一看,先是看到同样是装订成册的《孙子兵法》等六本兵书,但又比自己的手抄本厚了许多。
他翻开《孙子兵法》一看,只见这本兵书同样是手抄本,但每一句话,却都多了斛律光的注解。再翻看其他兵书,全是如此。
还有一本厚厚的书籍被放在最底下,封面没写任何字。陆卓翻开一看,里面竟然是斛律光亲笔书写的。有斛律光从军以后的领兵心得;还有每次作战对敌时的排兵布阵;更是有他每次与敌对战之后的得失总结;以及大军行军时的各种注意事项和如何选择最好的安营扎寨的地点、地势等等。
这本书,完全是斛律光一生打仗实战经验的总结。不知为何,斛律光没有传给自家子孙后代,却全部传给了陆卓。
不过想不通,陆卓便暂时不再去揣摩。他却不急于先看斛律光自己写的那本,而是打算先将他注解过的六本兵书一一细看一遍再说。
随后的一段日子,陆卓除了练武,便是一直在研习斛律光所赠之书。
与此同时,陆卓的天才之名,先是传遍了晋阳,继而遍传并州、北齐。而他所作的两首《悯农》也迅速传遍了晋阳、并州、北齐乃至天下。
很快,南北朝之人,人尽皆知北齐出了一个三岁多的神童。据说,连那荒淫昏庸的北齐后主高纬也都知道陆卓的天才之名,听过陆卓的二首诗,并赞赏过他。
转眼间,中秋节便到了,不过,这时期,北齐朝廷并无中秋节一说。
北朝如今的北周、北齐的皇族全是鲜卑族的,虽然魏孝文帝时期便不断让鲜卑族汉化,推行汉文化,促进鲜卑族与汉族融合,但好些习俗仍旧未变。
但北方民间的不少汉族百姓倒也重视这个节日,通常会在当天晚上,一家人聚在一起,在家里聚餐、赏月。
点击弹出菜单